一、補助中小企業自創品牌計劃
面對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台灣企業不能再倚靠代工的微利來生存,台灣企業缺乏品牌經營與管理之經驗,為鼓勵有發展自有品牌的台灣企業邁向品牌經營,經濟部國際貿易局自2006年起「品牌台灣發展計劃」,包含完善品牌發展環境、營運品牌創投基金、辦理品牌價值調查、提升台灣產品與產業國際形象、建構品牌輔導平台及擴大品牌人才供給等六大項,協助台灣企業從自行研發設計作業模式,導入行銷為主的品牌管理作業模式。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輔導台灣企業建立品牌管理系統」實施要點,可參下列網址:http://www.brandingtaiwan.org/index.aspx
二、補助中小企業研發費比例提高50%並增加一倍補助名額
為鼓勵企業從事技術創新及應用研究,建立研發能量與制度,經濟部技術處特依據「促進企業研究發展補助辦法」推動「業界開發產業技術計畫」,自民國八十八年起,經濟部開放企業界申請「業界科專」計畫,藉以政府的部分經費補助,降低企業研發創新之風險與成本,且研發成果歸廠商所有,以積極鼓勵業者投入產業技術研發工作,在業界提出申請及執行計畫過程中,輔導業界建立研發管理制度、強化研發組織、培育 及運用科技人才、誘發廠商自主研發投入與後續投資,並促進產、學、研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健全業界整體發展能力,達到政府「藏技於民」的美意。相關補助計劃如下:
(一)、業界開發產業技術計畫(ITDP)
★申請補助本計畫之標的及範圍:
1.所提計畫之技術水準應以規劃或開發產業所需之前瞻性、關鍵性、整合性、共通性或基礎性技術,以推動產業科技發展。
2.所提計畫具上述技術水準並可促進就業機會者,可予優先支持。
3.所提計畫之範圍應屬本部業務職掌所支持之產業技術。
4.曾執行業界開發產業技術計畫廠商,因已接受政府經費補助及研發管理制度之輔導,再次申請所提計畫之研發技術內容應以創新前瞻技術或對於產業發展具有重大影響之技術為原則。
★申請補助本計劃之應屬當前推動之產業技術。
|
政策性項目 |
計畫時程 |
1 |
3D積體電路關鍵技術與平台 |
自公告日至100年12月31日止 |
2 |
新世代顯示器政策性項目 |
自公告日至100年12月31日止 |
3 |
資通訊安全政策性項目 |
自公告日至100年12月31日止 |
4 |
學名藥國際化產值倍增政策性項目 |
自公告日至100年12月31日止 |
5 |
新藥政策性項目 |
自公告日至100年12月31日止 |
6 |
軟性電子政策性項目 |
自公告日至100年12月31日止 |
7 |
白光LED加速發展政策性項目 |
自公告日至100年12月31日止 |
8 |
智慧生活感測網路技術政策性項目 |
自公告日至100年12月31日止 |
9 |
晶片系統(SoC)政策性項目 |
自公告日至100年12月31日止 |
10 |
雲端運算政策性項目 |
自公告日至100年12月31日止 |
11 |
裝置服務化政策性項目 |
自公告日至100年12月31日止 |
12 |
健康照護創新服務政策性項目 |
自公告日至100年12月31日止 |
13 |
車載資通訊(Telematics)產業技術發展政策性項目 |
自公告日至100年12月31日止 |
14 |
WiMAX技術暨產業鏈深化政策性項目 |
自公告日至100年12月31日止 |
15 |
關鍵材料性能躍升政策性項目 |
第1階段:自99年1月15日至99年2月5日止 |
16 |
電動車輛關鍵組件政策性項目 |
自公告日至100年12月31日止 |
17 |
太陽光電產業政策性項目 |
自公告日至100年12月31日止 |
18 |
ClassII以上之醫療器材政策性項目 |
自公告日至100年12月31日止 |
19 |
快速審查臨床試驗計畫(Fast Track) |
自公告日至100年12月31日止 |
(二)、補助綠色產業節能再生之研發活動
為鼓勵企業從事綠色產業節能再生之研發活動,開發未來2年後可符合潔淨低碳的產品或技術,使我國以自主性、領導型技術,創造新興能源產業,建構我國產業低碳高值化環境,提升相關產業鍵之附加價值,進而全面強化我國產業競爭力,使台灣成為全球具影響力的關鍵角色,經濟部技術處推動「綠能產業旭升方案之技術突圍政策性項目」,該推動時程自99年3月1日至99年12月31日止受理申請,其推動之產業範圍有「太陽光電產業」、「LED照明光電產業」、「風力發電產業」、「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生質燃料產業」、「能源資通訊產業」及「電動車輛產業」等7個產業,具節能減碳之特性,並達到能源再生之效益。詳細資料可參:http://innovation1.tdp.org.tw/content/application/tdp_itdp/common_info/guest-cnt-browse.php?cnt_id=1880
(三)、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SBIR)
為鼓勵國內中小企業進行產業技術與產品之創新研究,加速產業升級提升國際競爭力,於是推動執行「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鼓勵中小企業進行產業技術與產品之創新研究,擴大民間研發的投入,並於八十八年二月起開始受理中小企業申請本項補助計畫。本計畫依申請之研發計畫屬性分為「創新技術」與「創新服務」,詳細資料請參:http://www.sbir.org.tw/SBIR/Web/Default.aspx
(四)、創新科技應用與服務計畫(ITAS)
技術處在2008年起配合高值化製造業與知識型服務業的雙引擎經濟發展需求,整併原「示範性科技應用計畫」與「創新服務業界科專計畫」為「創新科技應用與服務計畫」,鼓勵企業規劃、開發具創新性、示範性、共通性或整合性,且具科技涵量之應用與服務,多元發展創新營運模式,帶動產業發展新商機。計畫推動上,除鼓勵企業創新創意先導應用與服務外,將以主題性產業政策推動方式,鼓勵企業針對產業面、社會面及生活面的創新需求趨勢或機會缺口,透過科技的整合與應用,發展創新服務與營運模式,以加速催化製造業服務化、製造與服務整合、服務創新及科技化服務業等新興應用服務的發展。
推動之重要項目包括:「資訊業電子化AB計畫」、「金流、物流、協同設計電子化CDE計畫」、「產業全球運籌電子化深化計畫」、「產業協同設計電子化計畫」、「寰淨計畫」、「行動支付推動計畫」、「健康照護創新服務計畫」、「新世代 網路創新應用服務計畫」、「製造服務推動計畫」…等。詳細資料請參:http://itas.tdp.org.tw/index.php
(五)、鼓勵國外企業在台設立研發中心計畫
為促成台灣與全球創新研發資源接軌,提升台灣於跨國企業全球化策略佈局之地位,政府提供租稅優惠、人力支援、營運資金補助及單一窗口服務等各項優惠措施,以鼓勵跨國企業在台設立區域研發據點,該計畫補助範圍包含研發中心之設立,不僅以個別企業之技術突破或研發能量建立為著眼點,更以能否對國內產業產生關鍵影響,如帶動國內產業與國際接軌或提昇台灣於跨國企業全球化策略佈局之地位為主要考量。主要推動類型包括:1.研究發展類:技術開發、產品開發、標準制定等。2.研發服務類:技術仲介、測試驗證、專利授權、設計支援等。詳細資料請參:http://innovation5.tdp.org.tw/index.php
(六)、鼓勵國內企業在台設立研發中心計畫
為推動台灣成為「全球高附加價值製造中心」及「產業創新研發中心」,鼓勵企業朝技術創新研發方向移動,並於我國境內設立研發中心,將蓄積企業核心能量與競爭優勢的「場所」,從「製造現場」延伸至「研發中心」,成為推動台灣未來創新引擎動力之來源。本計畫補助企業設立研發中心,導引企業以組織型態之研發團隊,積蓄研發能量,提升研發單位於組織之位階,進而從事前瞻研究計畫或創新研究計畫。透過組織型研發中心設置,使其成為推動台灣未來創新引擎動力之來源,並將我國產業所具有之「高效率工程能力」和「敏銳反應力」之「競爭優勢」,逐步轉型以「研發」與「科技創新」為新的優勢。自90年開始接受各產業優質企業計畫申請,技術層面涵蓋資通訊、光電、機械、材料化工與生技製藥等各領域。詳細資料請參:http://innovation4.tdp.org.tw/index.php
三、主導性新產品計畫
政府為鼓勵民營事業研究開發主導性新產品,發展高科技之新興產業,提升技術層次,調整工業結構,提高國際競爭力,促進經濟成長,依據行政院「加速製造業升級及投資方案」第三項措施「加速資本及技術密集工業之 發展」,訂定「主導性新產品開發輔導辦法」,以提供研究開發補助經費方式,鼓勵國內新興高科技工業具有研究發展潛力之廠商,參與本項輔導計畫。計畫補助範圍以新興高科技產業為主,且產品關鍵技術需超越國內目前產業技術水準,並產品本身關聯效果及市場潛力大,能帶動相關產業發展。詳細資料請參:http://proj2.moeaidb.gov.tw/leading/
四、提升傳統工業產品競爭力計畫
由於產業全球競爭,以及資金市場湧向高科技產業的排擠效果,再加上WTO入會後國際化之趨勢 ,使得我國傳統產業在國內外經濟情勢急速變化下,面臨極大挑戰,行政院為解決傳統產業所面臨問題,以提振傳統產業競爭力,經濟部工業局推動「振興傳統產業方案」並擬定「傳統工業新產品開發輔導辦法」,本計畫係以鼓勵企業進行研發工作為目的及補助企業研發資金為方法,主要有補助新產品之開發,加速調整生產技術與結構,以提升產品競爭力。詳細資料請參:http://www.citd.moeaidb.gov.tw/about.htm
http://www.wpto.com.tw著作權所有 請勿翻印201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