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智慧財產權是什麼「權」?又該如何「授權」?
上滑查看更多
 

本所專欄

首頁 > 本所專欄

IP智慧財產權是什麼「權」?又該如何「授權」?

IP智慧財產權是什麼「權」?又該如何「授權」?

什麼是 IP智慧財產權

 

IP 智慧財產權是 Intellectual Property ,只要是人類思想活動創造出來的產物都可以稱為 IP ,也就是智慧財產。舉凡發明、文學和藝術創作,圖像與影像設計等等都是智慧財產。甚至是你在白紙信手捻來,隨筆一畫也可以是你個人的智慧財產。而法律賦權創作者權利,目的是保護創作者的精神與思想活動成果,稱之為「智慧財產權」。因為這些權利都是法律所創設出來「無形」的權利,一般也會稱IP或智慧財產權為「無形財產權」。根據1967年7月14日於斯德哥爾摩簽訂之「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公約」第二條的規定,智慧財產權是指包括以下各點相關之權利:

  1. 文學,藝術及科學之著作。
  2. 表演藝術,圖像與廣播之演出。
  3. 各個人類努力領域之發明。
  4. 科學上之發現。
  5. 工業設計。
  6. 商標,服務標章,與商業名稱和設計。
  7. 防止不公平競爭之保護。
  8. 所有其它在工業,科學,文學或藝術領域之智力活動成果之權利。

 

目前我國對於智慧財產權的相關法律與制度算是相當完備,符合「與貿易有關智慧財產權協定(TRIPS)」的規範對於WTO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會員國所要求之智慧財產權保障的條約義務。台灣關於智慧財產權保護相關的法律主要包括:

  • 專利法(發明、新型、新式樣)
  • 商標法(商標、證明標章、團體標章、產地標示等)
  • 著作權法(著作人格權、著作財產權)
  • 營業秘密法
  • 積體電路電路布局保護法
  • 植物品種及種苗法
  • 光碟管理相關法規
  • 公平交易法(不公平競爭的部分)

 

如何授權

一個好的IP是具有價值的,當然每種智慧財產權的屬性不同,有其相異且複雜的鑑價方式,在此就不予討論。筆者想強調的是,好的IP是能夠透過對外「授權」來獲得收益,甚至為創作者帶來豐厚的利潤。舉例來說,前幾年紅極一時的電視劇「三生三世 十里桃花」,原本不過是創作者唐七公子的網路小說,對外授權予製作公司後拍成電視劇,從而產出品質更高的衍生性影視產品,受到觀眾的歡迎。創作者不但從中得到原本智慧財產權授權的對價,名氣也大大提高了。隨之而來的是創作者的智慧財產權作品有更高關注流量,產出IP的價值更是水漲船高。所以智慧財產權授權帶動的商機不容小覷。

 

智慧財產權授權內容與範圍

 

智慧財產權的授權主要應包括以下內容:

  1. 授權內容與範圍
    授權的內容、範圍要儘可能地詳盡,包括權利種類、名稱、授與權利之國家或地區、權利號數(如果是有登記機制的智慧財產權應有對應匹配的登記號)、甚至可否轉授權及專屬授權或非專屬授權等等都必須明白規定。
     
  2. 授權的雙方當事人
    被授權人在簽約前需留意確認授權人是否為智慧財產權真正權利人。最好能檢視其權利證明文件,如專利證書、商標證書等等。
     
  3. 權利金
    權利金可以依照銷售數量規定計算權利金公式也可直接議定一定金額;對於權利金之給付時期、給付方式也應明確約定。
     
  4. 其他細節
    例如是否為授權登記、保密條款、解決紛爭時的管轄法院、甚至是跨國契約的準據法約定等等。

 

智慧財產權的授權:授權內容與範圍、授權的雙方當事人、權利金


雙方之間訂立好授權合約,便可依照合約進行智慧財產權授權活動。而IP 授權經濟活動在日常生活其實隨處可見。小至便利商店集點活動上的圖案如「鬼滅之刃」、「Hello Kitty」的商標、著作權授權 ;大至國際間目前沸沸揚揚的Covid-19疫苗專利權授權,都屬於智慧財產權的授權。

 

創作者如何保護自己

 

正因為智慧財產權具有相當的價值,創作者對於本身IP 更應該重視,並且趁早提出必要之登記措施以免遭到侵權時,無法提出相關證據而求救無門。以下是台灣智慧財產權相關之登記及保護機制:

 

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的保護年限和公開與否

 

各類智慧財產權之創作者應依循其智慧財產權屬性為申請註冊,倘若無登記機制者,創作者更應完善保全自己的創作、發想及發明過程,以確保侵權涉訟時,能有完整證據鏈,證明自身為智慧財產權所有人進而主張創作人應有的權利。

  

CONTACT US
免費諮詢
*
*
*
驗證碼
免費
諮詢
Line官方帳號 本所電話 電子信箱 返回頂端
隱私權聲明
本公司高度重視使用者的隱私權保護和個人資訊的安全。依據本公司網站的隱私政策,我們承諾保護使用者的個人資訊不受侵犯。若您對於我們的隱私政策有任何疑問,歡迎透過電子郵件或聯絡電話向我們提出,我們將熱誠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