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權新知
首頁 > 智權新知
17年前,世大半導體張汝京帶著逾百位台灣員工到上海,創辦中芯國際,掀開兩岸半導體人才、市場爭奪戰,更引發一陣台灣高科技人才西進的風潮,當時的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對中芯未來的一段預言,在17年後果然全部應驗,中芯陷入派系亂鬥、連年虧損的慘劇中。
《財訊》報導,2000年時,張忠謀回應媒體詢問時,提及台積電與中芯的競爭指出,「我認為中芯不僅不會威脅到台積電,我預期它的營運也會很辛苦。景氣好的時候,也許賺一點小錢,或是根本不賺錢;但不景氣來臨時,就會賠大錢。」。
報導分析,中芯在17年的營運中,大部分屬於虧損狀態,大股東之間不和各吹各的調,造成派系傾軋、營隊更迭、營運混亂,跟一線大廠台積電、三星及英特爾差距愈拉愈遠。
張汝京是建廠高手,並非經營高手,採用的經營模式就是「挖角與模仿台積電」,種下敗因。如被台積電控告專利侵權,慘賠2億美元現金賠償與中芯10%股權,張汝京被逼下台執行長職位,結束張汝京時代,卻帶來更多的內部鬥爭。
中芯成為中國樣板企業,即使賠錢也不能賣,最後就是中國政府指定的大唐、華潤及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3家國企入主,內部形成「台灣系、海歸系、本土系」3大派系彼此明爭暗鬥,搶奪權力,中芯更動盪;今年5月,台灣系邱慈雲從執行長職位下台,換上中國本土系趙海軍。
不止內部鬥,外部也鬥,中國各省蓋廠,搶中芯來管理,結果就是,各省條件不一,「公公婆婆一大堆,難以形成中芯的產業聚落,主管分散各地也讓營運變得複雜,中芯變成中國特殊黨政結構下的企業怪物」。
資料來源: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breakingnews/2151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