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權新知
首頁 > 智權新知
第八屆中國專利年會在北京舉行。對於中國的知識產權發展狀況,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助理總幹事高木善幸評價說:「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中國在不到40年的時間里建立起了知識產權體系,成為現在世界專利申請量最大的國家,這是一項偉大的進步。」
知識產權保護滿意度持續提升
藉助專利,格力電器在空調行業中完成從落後到領跑的轉變。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董明珠說:「我們不做跟隨者,我們想成為創造者。」
格力電器也曾迷茫過。由於沒有掌握核心技術,直到2005年,格力電器還沒有嚴格意義上屬於自己的專利。隨著研發團隊努力創新,2005年後,格力電器終於自主掌握了壓縮機、電機等關鍵部件的技術,真正有了自己的發明專利。格力公司從行業跟隨者到領導者這一角色的轉變,折射出的是近年來中國知識產權事業的發展。
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介紹說,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中國技術合同成交額首次突破1萬億元大關,同比增長約16%。專利轉讓、許可、質押等在內的專利運營次數達到17萬余次,同比增長近20%。知識產權的價值正在加速實現,不斷助推著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專利數量上升,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的同時,知識產權的保護越來越重要。「通過技術升級擁有了專利,但隨之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侵權問題。」董明珠介紹道,「格力曾經打過很多官司。在打官司過程當中,我們看到了中國的進步,看到了中國的成長,看到了中國真正在專利事業上正在成為一個大國。」
近年來,中國提出了知識產權大保護的概念,對知識產權提供全方位與立體化的保護。不僅對傳統知識資源,還對新業態、新領域內出現的知識產權保護訴求給予關注,並從內容、法律法規方面確定保護方式。
調查顯示,近年來,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滿意度持續提升。
知識產權依賴型行業營收靠前
看起來不起眼的礦泉水瓶蓋卻大有學問。用製造飲料瓶蓋的方式去生產礦泉水瓶蓋,乍看沒有什麼問題,但農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周力對此算了一筆精細賬:相較於飲料瓶蓋,礦泉水瓶蓋上的螺紋要少。農夫山泉利用技術經驗,將1個瓶蓋減少1克。一年下來,僅瓶蓋一項就可以節省2億元。
在中國經濟從粗放型發展向創新驅動發展轉變的過程中,知識產權產生了巨大推動作用。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7月,工業企業營業收入排名靠前的行業,如計算機、化學原料和汽車製造行業都屬於知識產權依賴型行業。與此同時,信息技術、軟體、計算機、交通製造等典型的知識產權依賴型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在過去10多年間明顯增加。
國際認可技術專利越來越多
「在工業標準行業,知識產權與核心專利是參與世界競爭的 入門證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首席法務官宋柳平說道,「沒有國際主流認可的技術專利,就走不進世界市場的舞台。」
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2016年在瑞士日內瓦總部發佈的公報顯示,在企業專利申請排名方面,華為以3898件位居榜首。在歐洲專利局發佈的2016年度報告中,華為公司在數字通信、計算機和電信技術領域專利申請量第3次位居榜首,領先微軟和三星等企業。而近年來,以華為公司為代表的中國企業不斷發起對三星、蘋果等公司的專利訴訟,更顯示出中國企業在國際化進程中,正在開啟專利逆襲之旅。
近年來,知識產權已經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鋪路石。目前,圍繞促進更高水平的引進來和走出去,國家知識產權局已經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及有關國家和地區簽署了195個多雙邊合作協議,與20多個國家和地區簽訂了「專利審查高速路」(PPH)協議,極大地方便了國外企業在中國知識產權獲權和中國企業的海外知識產權獲權,為中國與世界各個國家加強經貿往來和科技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力支撐。
資料來源: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70908/23789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