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權新知
首頁 > 智權新知
調研機構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連續8年以專利申請數為指標,分析全球12個主要產業中,個別企業或機構的創新程度。今年結果出爐,台灣有兩家企業上榜,名列亞洲前十,分別是智慧型媒體子領域的鴻海,以及半導體材料和製程子領域的台積電;同時,台積電也是全球半導體領域前十大創新企業之一。
而在研究機構的部分,台灣也有兩間大學榜上有名。交通大學被列入半導體領域最多產研究機構之一,而成功大學則入選為家電領域的多產研究機構之一。
根據科睿唯安公布的《2017全球創新報告》,12個評比產業分別為航太與國防、汽車、生物科技、美妝與保健、食品飲料與菸草、家電、資訊科技、醫療設備、石油與天然氣、製藥、半導體以及電信。
科睿唯安指出,鴻海在資訊科技的智慧型媒體子領域中,是前十大創新機構的台灣企業代表。而在半導體材料及製程子領域,台積電在亞洲十大創新機構排名第二,僅次於韓國的三星;憑藉著優異的創新動能,台積電也在整體半導體創新市場取得優勢,入圍全球前十大創新機構排名。
台灣發明專利申請前五大企業
某種程度上,專利申請象徵一家企業的技術能量,在競爭激烈的科技產業,巨頭間的專利訴訟大戰屢見不鮮。鴻海是全球最大的電子製造商,產品線涵蓋甚廣,專利數量估計超過7萬件,在管理上是一大成本,若未能妥善運用反倒會成為負擔,因此,鴻海過去也曾打包拍賣專利變現。
去年,台積電擠下連續14年穩坐台灣專利王的鴻海,首度成為台灣專利申請數最多的法人。根據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統計,今年上半年,本國法人發明專利申請前五大,分別為台積電329件、鴻海215件、聯發科165件、宏碁136件,以及友達光電129件。
在全球趨勢上,科睿唯安報告指出,目前中國的發明專利數量占整體60%以上,相當於全球每10件專利當中,有6件是來自中國。過去一年,受到中國經濟活動與研發投資減少的影響,全球專利申請數量僅成長8%,低於前一年的14%,顯示全球創新腳步趨緩。
不過,各行業的整體專利數量仍呈現正成長,居於首位的食品、飲料和煙草行業,成長幅度為39%。
資料來源: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6406/2017-state-of-innovation-report-of-clarivate-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