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復中國 美貿易政策趨嚴
2017-11-27
上滑查看更多
 

智權新知

首頁 > 智權新知

報復中國 美貿易政策趨嚴

報復中國 美貿易政策趨嚴

2017-11-27

三項進口產品課徵懲罰性關稅

〔編譯楊芙宜/綜合報導〕美國之音報導,近來美國對中國經貿政策轉趨強硬,包括對從中國進口三項產品課徵懲罰性關稅、對中國涉侵犯智慧財產權的「三○一調查」繼續進行,國會跨黨派議員更提出擴大國安審查範圍、對中資針對性的法案,種種跡象顯示,有關中國的「華盛頓共識」已不復存在,美中經貿關係從鼓勵與交往、轉向報復與抵制。

報導指出,美國總統川普本月亞洲行雖在中國受到超規格接待,且川普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關係良好,卻未阻止川普政府在貿易問題上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例如,川普訪中結束後,美國商務部接二連三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工具箱、鋁箔、硬木膠合板等產品課徵高額的反傾銷和反補貼稅。

同時,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對中國侵犯智慧財產權已展開正式調查。美國會參眾兩院跨黨派議員提出「外國投資風險審查更新法案」,擬擴大美國外來投資委員會(CFIUS)審查外企投資的範圍,包括成立合資企業和收購少數股權等都要接受審查;此案若通過,將是十年來美國對外資審查的最重大變革。

川普在亞太經合會(APEC)上的演說,被視為美國在貿易上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的政策的開始。美國貿易代表萊席爾指出,川普該演說清楚表明「貿易受到大量國家干預、補貼、關閉的市場、以及重商主義的時代正在結束」,美國將毫不猶豫地動用巨大的經濟影響力,迫使其他國家改變行為的新時代將要開始。

中國放寬金融限制 美不感興趣

《華爾街日報》報導,川普訪中前一個月,中國提出擴大外國公司在中國金融業的市場准入提議,但讓北京吃驚的是,華府對此未表示出興趣,川普與習近平會談時中方二次提出該議題,萊席爾仍拒絕接受;此訊號暗示,白宮尋求根本改變美中經貿關係,中方不徹底的市場開放措施沒有實益,北京「引誘性移動」策略反使美國企業處於不利地位。

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學者甘思德(Scott Kennedy)表示,「美國現在相信,只有威脅採取單方行動,才會迫使中國做出改變」。

資料來源: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paper/1154822

免費
諮詢
Line官方帳號 本所電話 電子信箱 返回頂端
隱私權聲明
本公司高度重視使用者的隱私權保護和個人資訊的安全。依據本公司網站的隱私政策,我們承諾保護使用者的個人資訊不受侵犯。若您對於我們的隱私政策有任何疑問,歡迎透過電子郵件或聯絡電話向我們提出,我們將熱誠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