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印良品在中國輸掉商標官司
2018-11-12
上滑查看更多
 

智權新知

首頁 > 智權新知

無印良品在中國輸掉商標官司

無印良品在中國輸掉商標官司

2018-11-12
“MUJI無印良品”如今可能要把名字丟了。
 
Ermenegildo Zegna起訴Yves Zegnoa商標侵權案的塵埃落定,日本生活方式品牌無印良品就在商標維權上吃了虧。
 
據悉,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近日對日本無印良品的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劃及其中國分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提起訴訟,稱後者侵犯了其商標權。該案經二審判決後,判定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勝訴。
 
北京“山寨”無印良品 
 
給消費者帶來困擾的也不止是實體店的混淆。在中國線上平台天貓上,也同時並列著兩家公司開設的名為“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無印良品旗艦店”的線上店鋪。無可厚非,前者作為正品官方店擁有著540萬的粉絲量,但諷刺的是,山寨的“無印良品”店鋪也積攢了94.1萬的粉絲。
 
“山寨”無印良品店鋪
 
日本無印良品旗艦店
成立於2000年07月27日的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比日本的無印良品晚了整整20年,但顯然,關於海外商標侵權糾紛的判決遠不止從時間上判斷這麽簡單。
 
根據該案的判決書的描述,“無印良品”商標在中國最早由海南南華實業貿易公司註冊,適用範圍為第24類,包括棉織品、毛巾、床單、枕套和被罩等產品,有效期限至2021年4月27日。
 
在2004年,該商標被轉讓給了2000年成立的北京棉田紡織品公司。在2011年北京無印良品公司正式成立後就獲得了該商標的獨家授權,而此時,真正的MUJI還集中在日本和香港銷售,並未大量進入內地。
 
而日本無印良品的母公司良品計畫雖然在1999年向商標局申請註冊了“無印良品”商標,但僅指定使用在第16,20,21,35,41類商品或服務上,且截至被異議商標申請註冊日的2000年4月6日前,該公司並未向商標局申請在第24類商品上註冊“無印良品”商標。
 
這也成了導致這場官司失敗的關鍵。
 
“最高院裁定的商標不撤銷,已經為本案定下基調。要麽放棄這個商標,要麽去找北京無印良品談判。”一位上海的知識產權律師對界面記者介紹道。
 
日本MUJI無印良品 圖片來源:item.btime
根據中國商標網顯示的數據,與“無印良品”相關的商標註冊申請多達200余條,其中大部分都是中國公司,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更是分別申請註冊了無印良品、無印良品風等多個類似商標,類別涵蓋第18類、24類、25類、36類、49類等商品。
 
“2000年無印良品在中國的知名度還很有限。如果最高法院裁定北京棉田紡織品的的商標不用撤銷,那真正的無印良品只能選擇放棄該商標(今後在中國只以MUJI的名字出現)或者對北京的無印良品商標進行購買。”該律師表示。
 
這也給因Ermenegildo Zegna勝訴而放松警惕的海外品牌們重新敲響了警鐘,想要維護品牌自主知識產權,仍然不易。
 
來源:界面新聞 李子慧 
 
來源:界面新聞 李子慧 “MUJI無印良品”如今可能要把名字丟了。
 
 
 
 
Ermenegildo Zegna起訴Yves Zegnoa商標侵權案的塵埃落定,日本生活方式品牌無印良品就在商標維權上吃了虧。
 
據悉,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近日對日本無印良品的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劃及其中國分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提起訴訟,稱後者侵犯了其商標權。該案經二審判決後,判定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勝訴。
 
北京“山寨”無印良品 
 
給消費者帶來困擾的也不止是實體店的混淆。在中國線上平台天貓上,也同時並列著兩家公司開設的名為“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無印良品旗艦店”的線上店鋪。無可厚非,前者作為正品官方店擁有著540萬的粉絲量,但諷刺的是,山寨的“無印良品”店鋪也積攢了94.1萬的粉絲。
 
“山寨”無印良品店鋪
 
日本無印良品旗艦店
成立於2000年07月27日的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比日本的無印良品晚了整整20年,但顯然,關於海外商標侵權糾紛的判決遠不止從時間上判斷這麽簡單。
 
根據該案的判決書的描述,“無印良品”商標在中國最早由海南南華實業貿易公司註冊,適用範圍為第24類,包括棉織品、毛巾、床單、枕套和被罩等產品,有效期限至2021年4月27日。
 
在2004年,該商標被轉讓給了2000年成立的北京棉田紡織品公司。在2011年北京無印良品公司正式成立後就獲得了該商標的獨家授權,而此時,真正的MUJI還集中在日本和香港銷售,並未大量進入內地。
 
而日本無印良品的母公司良品計畫雖然在1999年向商標局申請註冊了“無印良品”商標,但僅指定使用在第16,20,21,35,41類商品或服務上,且截至被異議商標申請註冊日的2000年4月6日前,該公司並未向商標局申請在第24類商品上註冊“無印良品”商標。
 
這也成了導致這場官司失敗的關鍵。
 
“最高院裁定的商標不撤銷,已經為本案定下基調。要麽放棄這個商標,要麽去找北京無印良品談判。”一位上海的知識產權律師對界面記者介紹道。
 
日本MUJI無印良品 圖片來源:item.btime
根據中國商標網顯示的數據,與“無印良品”相關的商標註冊申請多達200余條,其中大部分都是中國公司,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更是分別申請註冊了無印良品、無印良品風等多個類似商標,類別涵蓋第18類、24類、25類、36類、49類等商品。
 
“2000年無印良品在中國的知名度還很有限。如果最高法院裁定北京棉田紡織品的的商標不用撤銷,那真正的無印良品只能選擇放棄該商標(今後在中國只以MUJI的名字出現)或者對北京的無印良品商標進行購買。”該律師表示。
 
這也給因Ermenegildo Zegna勝訴而放松警惕的海外品牌們重新敲響了警鐘,想要維護品牌自主知識產權,仍然不易。
 
來源:界面新聞 李子慧 “MUJI無印良品”如今可能要把名字丟了。
 
 
 
 
Ermenegildo Zegna起訴Yves Zegnoa商標侵權案的塵埃落定,日本生活方式品牌無印良品就在商標維權上吃了虧。
 
據悉,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近日對日本無印良品的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劃及其中國分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提起訴訟,稱後者侵犯了其商標權。該案經二審判決後,判定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勝訴。
 
北京“山寨”無印良品 
 
給消費者帶來困擾的也不止是實體店的混淆。在中國線上平台天貓上,也同時並列著兩家公司開設的名為“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無印良品旗艦店”的線上店鋪。無可厚非,前者作為正品官方店擁有著540萬的粉絲量,但諷刺的是,山寨的“無印良品”店鋪也積攢了94.1萬的粉絲。
 
“山寨”無印良品店鋪
 
日本無印良品旗艦店
成立於2000年07月27日的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比日本的無印良品晚了整整20年,但顯然,關於海外商標侵權糾紛的判決遠不止從時間上判斷這麽簡單。
 
根據該案的判決書的描述,“無印良品”商標在中國最早由海南南華實業貿易公司註冊,適用範圍為第24類,包括棉織品、毛巾、床單、枕套和被罩等產品,有效期限至2021年4月27日。
 
在2004年,該商標被轉讓給了2000年成立的北京棉田紡織品公司。在2011年北京無印良品公司正式成立後就獲得了該商標的獨家授權,而此時,真正的MUJI還集中在日本和香港銷售,並未大量進入內地。
 
而日本無印良品的母公司良品計畫雖然在1999年向商標局申請註冊了“無印良品”商標,但僅指定使用在第16,20,21,35,41類商品或服務上,且截至被異議商標申請註冊日的2000年4月6日前,該公司並未向商標局申請在第24類商品上註冊“無印良品”商標。
 
這也成了導致這場官司失敗的關鍵。
 
“最高院裁定的商標不撤銷,已經為本案定下基調。要麽放棄這個商標,要麽去找北京無印良品談判。”一位上海的知識產權律師對界面記者介紹道。
 
日本MUJI無印良品 圖片來源:item.btime
根據中國商標網顯示的數據,與“無印良品”相關的商標註冊申請多達200余條,其中大部分都是中國公司,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更是分別申請註冊了無印良品、無印良品風等多個類似商標,類別涵蓋第18類、24類、25類、36類、49類等商品。
 
“2000年無印良品在中國的知名度還很有限。如果最高法院裁定北京棉田紡織品的的商標不用撤銷,那真正的無印良品只能選擇放棄該商標(今後在中國只以MUJI的名字出現)或者對北京的無印良品商標進行購買。”該律師表示。
 
這也給因Ermenegildo Zegna勝訴而放松警惕的海外品牌們重新敲響了警鐘,想要維護品牌自主知識產權,仍然不易。
 
來源:界面新聞 李子慧 
免費
諮詢
Line官方帳號 本所電話 電子信箱 返回頂端
隱私權聲明
本公司高度重視使用者的隱私權保護和個人資訊的安全。依據本公司網站的隱私政策,我們承諾保護使用者的個人資訊不受侵犯。若您對於我們的隱私政策有任何疑問,歡迎透過電子郵件或聯絡電話向我們提出,我們將熱誠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