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權新知
首頁 > 智權新知
全球各地的創新企業及個人戰勝了COVID-19大流行的衝擊,2021年WIPO的國際專利、商標及外觀設計申請量,創下歷史新高紀錄。
透過WIPO的專利合作條約(PCT)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量是衡量創新活動的常用指標,在2021年PCT申請量成長0.9%,達27萬7,500件,創歷史新高。亞洲地區是PCT申請的最大來源地,占比從2011年38.5%,成長至2021年54.1%。
WIPO的全球商標(商標國際註冊馬德里體系)及外觀設計(工業外觀設計國際註冊海牙體系)申請制度,係用於保護及推廣品牌與產品(如手機等)的外觀及給人的感受,雙雙創紀錄,分別出現14.4%及20.8%的兩位數成長,而WIPO的反域名搶註(anti-cybersquatting)及仲裁與調解程序,亦分別成長22%及44.5%。
WIPO總幹事鄧鴻森表示,這些數字顯示,雖然疫情擾亂正常生活,但人類的創造力及創業精神仍維持強勁。WIPO的全球IP服務幫助地方企業走向全球化,在海外推廣業務變得更容易也更省費。雖然COVID-19相關的管制措施讓家人不能團聚,卻無法阻止新的想法、創新產品及新的服務在全球移動。
2020年儘管COVID-19大流行,全球經濟成長下滑,但IP申請活動卻逆勢成長。對許多企業來說,創新活動及營運全球化是核心業務,也是長期目標。馬德里商標註冊,反映的是新業務的開展及新品牌的建立,其申請量在2020年的疫情高峰期有所下滑,但在2021年則呈現反彈,法國、德國、英國和美國的申請量出現強勁成長。2021年強勁的國際商標註冊顯示,企業如何在疫情影響下,把握消費需求改變及數位經濟加速發展的商機,推出新的商品和服務。
國際專利申請(PCT)
2021年全球PCT申請量估計約27萬7,500件,比2020年(27萬4,889件)成長0.9%,自2010年以來一直保持成長趨勢。
前十大PCT申請來源國/地區
2021年,中國大陸(6萬9,540件,+0.9%)仍是PCT的最大申請來源。其次是美國(5萬9,570件,+1.9%)、日本(5萬260件,-0.6%)、南韓(2萬678件申請,+3.2%)及德國(1萬7,322件,-6.4%)。2021年前十大來源國/地區,合計占比88.1%。
除了前十大申請來源國/地區之外,其他強勁成長的國家,包括新加坡(1,617件,+23%)、芬蘭(1,907件,+13.8%)和土耳其(1,829件,+13.2%)。過去20年,亞洲是全球創新活動的引擎,在2021年,該地區PCT申請活動占全球最大比例(54.1%)。
PCT前十大申請人
2021年,中國大陸電信大廠華為的PCT申請量最多,達6,952件。其次為美國高通(3,931件)、南韓三星電子(3,041 件)、南韓LG電子(2,885件)及日本三菱電機 (2,673件)。前十大申請人中,東北亞地區的公司就占8位,中國大陸、日本各占3位,南韓則占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