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WIPO全球專利合作條約(PCT)申請量創新紀錄
2022-03-07
上滑查看更多
 

智權新知

首頁 > 智權新知

2021年WIPO全球專利合作條約(PCT)申請量創新紀錄

2021年WIPO全球專利合作條約(PCT)申請量創新紀錄

2022-03-07

全球各地的創新企業及個人戰勝了COVID-19大流行的衝擊,2021年WIPO的國際專利、商標及外觀設計申請量,創下歷史新高紀錄。

透過WIPO的專利合作條約(PCT)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量是衡量創新活動的常用指標,在2021年PCT申請量成長0.9%,達27萬7,500件,創歷史新高。亞洲地區是PCT申請的最大來源地,占比從2011年38.5%,成長至2021年54.1%。 

WIPO的全球商標(商標國際註冊馬德里體系)及外觀設計(工業外觀設計國際註冊海牙體系)申請制度,係用於保護及推廣品牌與產品(如手機等)的外觀及給人的感受,雙雙創紀錄,分別出現14.4%及20.8%的兩位數成長,而WIPO的反域名搶註(anti-cybersquatting)及仲裁與調解程序,亦分別成長22%及44.5%。

WIPO總幹事鄧鴻森表示,這些數字顯示,雖然疫情擾亂正常生活,但人類的創造力及創業精神仍維持強勁。WIPO的全球IP服務幫助地方企業走向全球化,在海外推廣業務變得更容易也更省費。雖然COVID-19相關的管制措施讓家人不能團聚,卻無法阻止新的想法、創新產品及新的服務在全球移動。

2020年儘管COVID-19大流行,全球經濟成長下滑,但IP申請活動卻逆勢成長。對許多企業來說,創新活動及營運全球化是核心業務,也是長期目標。馬德里商標註冊,反映的是新業務的開展及新品牌的建立,其申請量在2020年的疫情高峰期有所下滑,但在2021年則呈現反彈,法國、德國、英國和美國的申請量出現強勁成長。2021年強勁的國際商標註冊顯示,企業如何在疫情影響下,把握消費需求改變及數位經濟加速發展的商機,推出新的商品和服務。

國際專利申請(PCT)

2021年全球PCT申請量估計約27萬7,500件,比2020年(27萬4,889件)成長0.9%,自2010年以來一直保持成長趨勢。

前十大PCT申請來源國/地區

2021年,中國大陸(6萬9,540件,+0.9%)仍是PCT的最大申請來源。其次是美國(5萬9,570件,+1.9%)、日本(5萬260件,-0.6%)、南韓(2萬678件申請,+3.2%)及德國(1萬7,322件,-6.4%)。2021年前十大來源國/地區,合計占比88.1%。

除了前十大申請來源國/地區之外,其他強勁成長的國家,包括新加坡(1,617件,+23%)、芬蘭(1,907件,+13.8%)和土耳其(1,829件,+13.2%)。過去20年,亞洲是全球創新活動的引擎,在2021年,該地區PCT申請活動占全球最大比例(54.1%)。 

PCT前十大申請人

2021年,中國大陸電信大廠華為的PCT申請量最多,達6,952件。其次為美國高通(3,931件)、南韓三星電子(3,041 件)、南韓LG電子(2,885件)及日本三菱電機 (2,673件)。前十大申請人中,東北亞地區的公司就占8位,中國大陸、日本各占3位,南韓則占2位。

2021年前十大申請人中,美國高通(+80.9%)的表現最為亮眼,成長率最高,排序從2020年的第5大上升到2021年排序第2大。在數位通訊領域,美國高通的申請量則有近兩倍的成長,從 2020年的1,486件增加到 2021年的2,951 件。
 
PCT申請案前十大教育機構申請人
 
2021年教育機構申請人排序,美國加州大學,以551件已公開申請案,維持教育機構排序第一,而中國大陸浙江大學(306件)排序第2,第3至5大依序是麻省理工學院(227件)、中國大陸清華大學(201件)及美國史丹佛大學(194 件)。排序前十名的教育機構申請人,包括中國大陸及美國各 4 所大學,日本及新加坡各 1 所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則是首次躋身前十大。
 
前5大申請來源國主要技術領域
 
PCT申請案前5大申請來源國-美、中、日、韓、德-的主要技術領域顯示各國創新集中的專精領域有些許差異,美國及中國大陸在「運算科技」領域的申請案最多,日本及德國以「電子機械能源裝置」領域的申請案最多,南韓則以「數位通訊」領域的申請案最多。
 
更多資訊可參這
 
資料來源: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免費
諮詢
Line官方帳號 本所電話 電子信箱 返回頂端
隱私權聲明
本公司高度重視使用者的隱私權保護和個人資訊的安全。依據本公司網站的隱私政策,我們承諾保護使用者的個人資訊不受侵犯。若您對於我們的隱私政策有任何疑問,歡迎透過電子郵件或聯絡電話向我們提出,我們將熱誠為您解答。